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从父子同是安理人看学校发展壮大史

发布时间:2022-11-23

1952年6月,淮南成为省辖地级市。新中国建设时期急需能源,淮南这座城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煤炭资源,淮南的煤炭以及这片土地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香饽饽”。

这座煤城对煤炭行业人才的渴求,让当时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的安徽理工大学走进了淮南。专科学校针对煤矿行业的特点,培养煤矿急需的人才。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以她特有的“淮南速度”,成为淮南文化的名片。为淮南带来了活力,让淮南挺直了脊梁。

历史垂爱努力人

我接到淮南市作家协会主席金妤的电话是在2022年3月31日下午,她说:“今年淮南市建市70周年,我们市作协将进行一个主题创作——‘回望1952——淮南从此崛起’,你作为淮南市作家协会的一名成员,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由你来写安徽理工大学的前身——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2年以来的这段历史,不知你可愿意接下这个任务?”

我欣然接受。欣喜的是淮南市作协主席亲自约稿,这说明这个任务很重要,为淮南市建市70周年而作很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因为我是2002年进校读书的,如今已进入公元2022年。安理建校77年了,能经历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2年前后历史的前辈还健在的已经为数不多了,让我把1952年前后的安徽理工大学的历史写清楚,需要一番寻访。

所幸,经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原院长严家平教授推荐,电话采访到了孙文若教授和张诒宁教授夫妇。张诒宁教授曾在淮南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教授力学;孙文若教授1953年毕业于淮南煤炭工业专科学校,留校工作,任土木学院院长多年,得到师生的普遍好评,美誉度很高。

不过,因孙文若教授夫妇现居广州,年事已高,不便接受采访,因此孙文若推荐了他的同学——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院士的父亲袁大进。

袁亮,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多么荣耀而辉煌的杰出人物,我哪能轻易打扰?但是,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如此深厚的文化渊源不可能迹断烟灭,我冒昧访问了校长袁亮院士。

袁亮校长,笑容满面,平易近人,亲切慈祥。他很高兴把1952年前后安徽理工大学的那段重要历史重新提起。他说,如果没有1952年前后的那段历史,安徽理工大学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我们要感谢那一段艰苦的岁月,感谢那一代人的努力,才让今天的安徽理工大学成为了淮南市的骄傲,成为了安徽省高等教育学校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袁亮院士说:“作为安徽理工大学的校友,很高兴看到你来把这段历史写出来,让世人了解,我父亲是当年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的学生,是亲历者、见证者。他目前身体尚好,我来安排你采访我的父亲。”

袁大进,安徽金寨人,1930年出生,1950年就读于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3年1月毕业于淮南煤炭工业专科学校。

50年后,2002年,机缘巧合,我入安徽理工大学(原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读书。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的需要,这时候学校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医学、文学、经济学6大学科门类,增设了机械、计算机、自动化、环境工程、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我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辅修法学专业。

93岁高龄的袁大进老人接受了我的采访。我跟他聊他们那时的学校,聊他们艰难的勤工俭学。

袁大进老人清晰地记得,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此时是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师生思想最为活跃时期。由于教职工与学生人数暴增,基础设施与教学器械无法做到同步跟进,严重影响到在校师生们的正常教学秩序与基本生活;加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部分来自城市高校的老师(1950年该校曾向全国及香港高校招聘了20多位教授、讲师等)及学生看不起煤矿专业(认为毕业后当“煤黑子”,工作艰苦危险性高),看不起洞山这个小地方,一心向往大城市,漠视专科,自认本科打天下,抱怨“洞山是个鬼地方,有风没景怪荒凉,教授无名设备旧,世间哪有这学堂”。

那个年代,所有的学校财政也只能保工资,没有任何办公经费,全靠勤工俭学,开荒种粮种菜。是的,他们很困难,他们上课没有仪器,他们还缺课桌凳、缺教室、缺图书,他们种树、种菜,卖的钱补助点办公费。老师们带领着带着学生捡半截砖头盖教室、垒院墙,引领着学子创造奇迹,向着未来前进奔发。

和袁大进老人交谈后,我对淮南煤矿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老一辈淮南矿工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为了维系生活,袁大进老人在很小的年龄就下了井。用他的话说,年轻的时候腰就没直起来过,弯腰下井,爬进掌子面,推车、赶驴去拉煤,就连吃饭都不敢看工头的脸,怕他们生气不给饭吃。对此记忆犹新的袁大进老人,现在想来,大半是那种痛苦的记忆给他伤得太深。但他精神矍铄,气场能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看着93岁满头银发的袁大进老人,虽然已高龄,但他思维的枝叶依然滴青流翠,他激情的火焰仍旧喷薄迸溅。而且,愈到晚年,其情愈殷,烈烈如火。

江淮大地启明星

1950年9月,袁大进在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学习专业课。从1952年6月起,学校按照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指示,正式开始实行学制和专业科组设置的变更和改革,原来招收高中毕业生进校需学习3年方能毕业,现缩短为2年可毕业。为了适应煤炭生产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学校共设立了煤田地质、测量、井巷工程、采煤、洗选煤、矿山机械和煤矿机电七个专业,分别隶属地质、土木、采煤和机电四科。

1952年暑假,学校按照新设置的专业和新学制招生;对2年以上各专业老生作了相应调整,缩短半年时间,改为2年半毕业,个别相应专业班级作了合并。学习苏联学校6小时一贯制作息制度,规定每天上午连上6节课,开办本科试点。

袁大进在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2年半学习期间,见证了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从一片茅草房变成丛楼林立的楼房,见证了煤校的日新月异。1953年1月,袁大进毕业于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分配到了大通煤矿上班。

袁大进进校时,1951年5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4月17日以“高一字第355号”批复“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6月18日启用新印。同年10月,中央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通知:学校由淮南矿务局代管,淮南矿务局副局长王际岩暂代学校校长。

袁大进当时是学校的学霸,品学兼优,上千人的学校数他最用功,也博得了校长王际岩的欣赏,袁大进要是放学没课,就会到校长办公室请教一些采煤专业上的知识,王校长不但行政做得好,他对井下工作的研究也是精湛。

那一天,电闪雷鸣,袁大进去找王校长请教煤与瓦斯的问题。枯黄的秋风吹乱了正在视察学校建设的王校长的满头白发。

王校长脸色有点儿苍白,他昨夜没有睡好。走起路来,还不忘用手在捶腰,看来他的腰病又发作了。袁大进当即满眼泪花,感到了王校长对这个学校付出了太多的辛劳。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王际岩校长不允许学校平庸,更不允许学校落后于全国的其它高校。有时家里人跟他说:“别为难自己,活得像自己就行了。”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又在思考着如何使学校办得更好的种种事情。

袁大进在校期间,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任命王际岩为学校校长;2月,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成立学校党委会,王际岩为书记,程西海为副书记。至此,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江淮大地上,成为我国煤炭教育事业一颗耀眼新星。

袁大进回忆说,从1951年至1955年,是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快速发展时期,在办学方向、管理体制、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和开创性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招生工作成绩尤为显著。1951年建校当年,学校招进专科新生254人,预科新生224人,在校学生达到775人,比1950年增加了75.7%。1952年,学校又开办了短期地质钻探、土木工程、工资薪酬等干训班。

加强师资力量。到1953年,在校生总数达到1400多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适应教学需要,学校除了从南京金陵大学和无锡江南大学招聘教授外,还从矿务局机关、基层矿厂和兄弟院校选聘教师,在职称、薪酬、住房等方面予以优厚待遇。到1952年底,学校教师总数增加到313人,其中教授32人。

50年代建设的苏式红楼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从1951年至1954年,学校持续不断地开展了新校区基建工作,办公楼、教学楼、招待所、大会堂、餐厅、浴室、教职工住宅等总面积达到40000多平方米,实习工厂面积达到5000多平方米。位于陈洞路(现淮河大道中段)东侧,面积600亩的校园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了三栋苏式老红楼、一幢千人大礼堂、一座四层图书馆和一条树影斑驳的梧桐大道。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从一所职业学校真正意义上发展成了一所工业专科学校。

举步维艰力建校

袁大进当时在校期间,除了专业课外,也酷爱文学历史。经常去学校阅览室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历史,也曾探访研究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的校史,如今他再次清晰地忆起了学校建校的故事。

早在1946年,安徽省一些地方绅士和教育界有识之士怀着“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积极奔走呼吁创建一所高等工业学府。1947年1月,安徽省国民政府常会决定在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基础上筹备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并公布了学校筹备委员会名单,开启了安徽现代高等工科教育的先河。同年3月,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筹备委员大会,修正通过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筹备计划纲要》及有关建校各种文件,学校筹建办事处随即开展工作。

新校选址在何处?成为当时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慎重起见,筹备委员会在专程考察淮南地区社会经济人文状况,尤其是考察淮南矿路公司后,认为:“学校倘能邻近工业区域,使学生得以置身工业环境之中,逐日有所观察,尤称合适。”

1947年6月,安徽省国民政府同意学校由蚌埠黄庄迁往淮南洞山新址。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迁址淮南后,淮南矿路公司鼎力相助,无偿拨让洞山煤矿94间矿场房屋作为学校临时用房,捐助26000万元协助学校建设新校区。每年为学校补助讲座费3000万元(用于从京沪聘请客座教授授课酬金),每月补助职工用煤30吨、补助学校用电1500度。此时,学校虽属官办、名为省立,实则是官办民助,淮南矿路公司功不可没。

现在的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的社保楼以及淮河能源集团大院内,即是1947年下半年为迁来的安徽省工业专科学校所建,使用不到1年,淮海战役打响,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战争的硝烟弥漫到淮河两岸;因人心惶惶,学校遂提前放假。

1949年1月18日,淮南煤矿和平解放。2月2日,淮南煤矿特区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批准成立由15人组成的复校委员会。3月28日,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正式组织师生返校复课,同时又新招了一部分学生,年底在校生达到320人,教职员达到38人。

1950年前后,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几经易名,先后使用“淮南工业专门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业专科学校”“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等名称,隶属关系也是多次变更。

1950年1月,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名为淮南工业专门学校。因此它也称为较早以淮南命名的高校之一,当年10月学校再次更名为淮南煤业专科学校,一年进行两次更名的情况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还是不多见的。

1951年3月13日,淮南煤业专科学校获批更名为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成为新晋的“国字号”高校,这件事放现在来看更为难得,因为现在出现新的国字号高校的几率已大大降低。如果学校能保持国字号的校名,发展至今也许会改名为中国煤炭工业大学、中国能源大学、中国能源工程大学等类似校名,加上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就有了两所“国字号”高校。

在1951年4月17日,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又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并于当年6月18日启用了新印,此时距学校上次改名也仅过去了34天,因此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成了我国使用时间最短的国字号高校名称。

1951年,皖北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按照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取消旧政府课程和教材,开设新的课程,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统一在学校设立教导处,废除一切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制度。同时,对师生进行革命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吸收旧教育有用的经验。但此后,因结合实际情况不够,在教学过程中一度出现照搬照套苏联教育模式的现象。

1951年,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为响应皖北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工商处与燃料工业部中央高等教育部的要求,暂借用一栋两层教学楼(即建于1947年,淮南矿业集团社保楼)给安徽省淮南工业学校办公及住宿使用。实际上,该校等于是“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之校中校。后来赶上国家院系调整,安徽省淮南工业学校交由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领导,并全部迁往北京并入“北京水力发电学校”。至此,成立不到一年的“安徽省淮南工业学校”从此销声匿迹,被隐入历史尘埃之中。

发展演变向未来

从实际出发,进行院系调整。1952年开始,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按照中共中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开展了院系调整工作,建立了政治辅导处,负责思想政治和人事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学校调整充实了教务、总务、校长办公室、校务委员会和各教学科室力量,建立了办事制度。

1953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华东高等教育管理局签发《关于1953年华东区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的专业进行了调整:矿山地面建筑及洗选煤二专修科停止招生,原有学生继续学习至毕业;煤田地质和勘探专修科暂停招生,原有学生继续学习至毕业;井巷专业暂停招生。

以教学为中心,开展教学改革。1953年7月至8月间,学校先后召开职工大会、师生员工代表大会等会议,认真贯彻全国高等工业学校行政会议精神,确定了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以教学为中心,强调学校一切工作都应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并大力保证这一中心任务的完成。学校和校内各单位的一把手要亲自带头钻研教学业务,始终把教学工作仅仅抓在手上。以此为契机,学校按照苏联同类学校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重点抓好制定和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工作,同时分批选派优秀学生赴苏留学。

1954年起,学校遵照“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文教方针,开始筹办本科。经国家高等教育部批准,1954年暑假,学校招收采煤、机电两个专业的四年制本科新生各50名,试点开办本科,是全国最早开展煤炭本科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

1955年2月,高等教育部和燃料工业部同意在合肥新址建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迁于省城合肥,改建为合肥矿业学院,隶属煤炭工业部。1958年9月,合肥矿业学院改名扩建为合肥工业大学,从煤炭部划归教育部,后成为机械工业部直属院校。1960年10月,学校入选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成为全国32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自此学校在10年之内就完成了由淮南到合肥,由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再到全国重点高校的“三级跳”式的发展。

1970年,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安徽工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学校采矿系和地质系的煤田地质专业分出迁回淮南并以此为基础组建淮南煤炭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完全去掉了煤炭特色。1981年,学校更名淮南矿业学院。1993年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并入。1997年,学校更名淮南工业学院。2000年,淮南化学工程学校并入淮南煤炭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2016年9月28日,占地近3200亩、省内高校单体最大校园的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学校跨进新里程。

2017年年初整体搬迁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淮南高新区,彻底结束了一校三地的局面,有利于学科及实验室的整合重组,打破了学校发展的资源制约,打开了持续发展的空间。

2020年,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建制划转,实现了“理工医融合、医教研协同”发展。

2022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整建制划转、安徽理工大学合肥校区落成,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生力量,为学校同心聚力谋突破、奋楫扬帆开新局提供了发展契机。

如今的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经过70多年的发展,从专注发展与煤炭行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到以工科为主体,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历经沧桑而弦歌不辍,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是安徽理工大学发展精神的最真实写照。70多年来,为国家能源尤其是煤炭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被誉为“煤海健儿之母,矿山英秀之林”。现任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院士就是杰出代表。

煤海舵手理工人

袁亮,袁大进的儿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现任校长。

在成长路上,一个人的选择看似偶然,往往又是必然。

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人们的求知欲望空前高涨。就读淮南一中的袁亮也在紧张备考着。临到考试这一天,他却患上了感冒,在昏昏沉沉的精神状态下走进了考场。高考“放榜”,袁亮被离家不远的淮南矿业学院录取。这所学校,正是安徽理工大学的前身。

袁亮刚进入大学校园的那年,改革大潮涌起,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一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教学严谨的老师们善于启发学生,课堂上提问多,角度也刁钻。坐在第一排的袁亮,回答问题时从不怯场、总是有条有理,受到老师们的注意。上世纪80年代初,诗歌热席卷大学校园,好学的袁亮虽是“理工男”,但也是个“文艺青年”,爱好书法,喜爱哲学,经常阅读诗和散文,多次上台演讲,甚至还能拉一手不错的二胡。文字上的锤炼和口头表达的习练,为他后来凝练科学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打下了基础。各方面表现出色的袁亮,在大学毕业时受到了“争抢”。

1982年,袁亮从安徽理工大学(原淮南矿业学院)采矿系毕业。学校教研室负责人找他谈话,希望他能留校任教。袁亮思考再三,选择了放弃。一些大城市的煤炭设计院也希望他去,袁亮同样没有答应,就连当时分配到原煤炭部机关工作的唯一名额,他也没有要。袁亮挑中的是淮南矿务局(现淮南矿业集团)。因为不愿意待在机关,他直接要求下沉到基层,成为谢一矿的一名普通技术员。袁亮的母亲知道后很生气,觉得他是在胡闹,怎么说也无济于事。有人笑话袁亮,放着好好的机关工作不做,跑去下井是不是犯傻?

毕业分到谢一矿采煤区劳动,他走进了淮南煤矿井下最深处。临近过年时,别的同事同学纷纷请假回家过年,惟有袁亮不为所动,跟着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井下观察,甚至一锹一锹地挖煤,整个春节都没有回家。井下艰苦,常常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可他并没有畏难。让袁亮产生心理落差的,是井下的实情,并不像课本上描绘的那样先进。目睹过瓦斯爆炸现场的袁亮,暗下决心,要想尽办法把隐匿在煤矿的“头号杀手”瓦斯拿下。这也激起了他的斗志,什么时候可以改变现状呢?

自1903年以来,淮南矿区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150多次,进入上世纪80年代,淮南煤矿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瓦斯灾害升级,事故多发。1980年至1997年,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7起,牺牲392名工友。1997年11月,矿区连续发生两起瓦斯爆炸事故,牺牲133人。

瓦斯发生爆炸,很可能会出现连续、多次爆炸,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危害矿工生命健康。淮南深部煤炭上有流沙层,下有地下河,高应力、高瓦斯、低渗透率。在与瓦斯较量中,袁亮屡屡与死神擦肩而过,4次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都是他在现场指挥。

1993年,袁亮升任淮南矿务局生产处总工程师。3年后,36岁的袁亮“临危受命”,被破格任命为淮南矿务局总工程师。有多少血腥的画面让我们不堪目睹,有多少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沉思量。事故之后,袁亮用8年时间,历经千余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测试,建立了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瓦斯治理的煤与瓦斯共采理论,提出了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群卸压开采抽采瓦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路线,并在淮南矿区实验首获成功。淮南矿区自此杜绝瓦斯爆炸事故,由全国瓦斯事故重灾区转变为瓦斯治理先进单位。这一理论及其相关技术,被推广至全国14个产煤省(区)200余家重点煤矿企业,还被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所引进采用。

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后,袁亮并未松一口气,而是投入到新的研究当中。为了让采上来的瓦斯变废为宝,袁亮带领团队通过反复实验,在国内首先破解了瓦斯全浓度利用难题,让瓦斯在爆炸浓度范围内直接燃烧,用于发电、余热制冷等,做到“吃干榨尽”。因采用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关键技术,国内二十余家上市公司获益良多,中国也因此成为实现甲烷全浓度利用最好的国家。

袁亮制服了煤矿瓦斯,成为实现煤与瓦斯共采、将矿区瓦斯变害为宝的第一人,被称为“瓦斯斗士”。这样的称号,包含着人们对科学家智慧、勇气的赞许。也因为他姓袁,有人说他是煤炭安全领域的“袁隆平”,形容他以科学的力量擒伏一只只“拦路虎”,破解一个个看似无解的难题,为煤海插上“定海神针”。

2009年,袁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淮南矿业集团百万吨死亡率就历史性地降至0.07,比2001年前平均4.01下降近60倍。瓦斯超限由过去每年上千次下降到10次以下。2015年百万吨死亡率0.047,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2014年,袁亮提出,在矿区要实现智能开采,开发智能传感器,检测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对灾害风险进行判别。这一套技术在黄陵矿业一号井成功实现,迄今国内近1000个矿井实现了智能开采,大量科技人员只需待在地面,地下主要是机器在操作,生产率大为提高。

2018年6月,袁亮出任安徽理工大学校长。潜心于煤炭安全生产、能源发展研究的袁亮,在大学毕业35年后,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校园,先是兼任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后出任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等职。“一路走来,尽管担任的角色有变化,但其实都没有变化。”袁亮说自己志在科研上,前半辈子主要搞瓦斯治理,后半辈子聚焦于粉尘治理,解决粉尘职业病,推动矿山“空气革命”。

袁亮上任伊始,他就要求全校赓续前辈科学家好的传统与做法,传承学校红色血脉和重点大学的基因。之后,他为学校量身定制了“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融入行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倡导和践行“心中有学校、心中有老师、心中有学生”的办学理念,引导青年教师“进平台、进项目、进团队”,激励青年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积极推动学校办学从战略到策略、从理念到实践的系统性重塑,学校办学面貌在短短的5年间内发生格局性变化,进入区域和行业高校第一方阵。

(来源:淮南市作家协会 焦小梅)

上一条: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与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条:超级爆破 | 央视频道连续报道我校陈需等校友科技创新先进事迹

关闭

校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