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他永远活在这里——母校眼中的扶贫干部刘扬彧

发布时间:2018-11-28

编语

刘扬彧同志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2011届测绘工程专业,生前是岳西县冶溪镇国土所副所长、溪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17年12月3日不幸殉职在脱贫攻坚一线,年仅29岁。中共安徽省委追认刘扬彧为中共党员。今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广泛开展向曹翙翔、刘扬彧同志学习的号召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宣传刘扬彧“舍小家为大家,忘我工作、务实奉献”精神的系列活动,校友刘扬彧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臧克家曾经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所以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刘扬彧,男,1988年1月出生于岳西县中关镇沙村一贫困家庭,2007年7月考入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就读,2011年6月毕业后在淮南煤矿工作。2014年10月考入岳西县国土资源局,分配到五河国土资源所。2016年10月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同年12月当选为五河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3月调任治溪镇国土资源所副所长,同时任溪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17年12月3日下午5点47分,在访户回镇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刘扬彧同志殉职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年仅29岁。

刘扬彧同志

记者通过采访刘扬彧同志生前在校期间的同学、老师,了解到刘扬彧同志不仅是位人民的好干部,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好同窗。

   老师眼中的他:踏实肯干 吃苦耐劳 敢于担当

记者对刘扬彧同志在校期间的老师进行了采访。

时隔多年,再次听到刘扬彧的名字,作为他大一辅导员的袁彦老师,仍然会回忆起这个学生:“因为他是我参加工作后带的第一届学生,所以我至今仍有深刻记忆。”袁老师提到刘扬彧给自己留下最深三点印象,“第一就是他的名字。我还记得他刚刚入校的时候,我问他名字的缘由,他还乐呵呵地对我解释说这是文雅而有文采的意思。”袁老师回忆说,“第二就是他一脸憨厚的模样,特别是他那一双总是微笑的眼睛。记得有次上课,我问他:‘上课为什么要笑?’他急忙解释说‘不是,不是,我的表情一直是这样的笑模样’,”袁老师有些怀念地笑了起来。“第三点也是他身上最难能宝贵的一点,就是他为人厚道且热心。平时会积极支持班级活动,在班级中是属于踏实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他平时很勤快,宿舍从来都保持得很干净。”

“这个孩子吧,平时话不多,比较内向,但你和他说的所有话,他都会记在心里。我相信他在工作的时候也是如此,为人踏实肯干,并且乐于助人,容易相处。他不喜欢麻烦别人,记得当时他的家庭条件不太好,但他比较乐观,也不会因此给其他人添麻烦。后来他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是如此,总是先考虑别人,大家都信任他。”袁老师告诉记者。

他大二至大三的辅导员是现任地环学院的党委秘书贾伟老师。贾伟老师对他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那时他虽然年龄不大,但办起事来却十分踏实实在。尽管并没有竞选班干部,但他总是能积极配合班级里的工作,能很好地协调好班里同学的关系,让班级融洽和谐,许多班干部也做不到这一点。”联想到刘扬彧同志生前在工作岗位上的勤奋务实、勇于担当、忘我奉献,贾伟老师称赞说,这是一种刻在刘扬彧同志灵魂中的崇高品质。

据贾老师回忆,刘扬彧学的是测绘工程专业,平时有很多时间都是在野外进行测量作业,平时他也跟着老师搞科研。他的大学生活也算得上是比较艰苦,但他义无反顾,从不叫苦叫累,一句抱怨也没有。学院里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刘扬彧他们去的是蚌埠农村基地实践,当地条件比较差,但他十分能吃苦,并没有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实践活动也完成得很出色。谈及刘扬彧同志的罹难,贾老师顿了顿,动情地说,“他为了工作,为了万千贫困家庭,选择了舍弃小我来成全大我,我由衷地感到自豪,也感到痛心和惋惜。”

刘扬彧大四的辅导员祁龙老师也对这个学生怀有很深的印象:“刘扬彧同学是一个话不多,但是十分务实的学生。在上学期间老师布置的任务都能认真地去完成。对待学习工作都很认真负责,非常稳妥。”

测绘学院业务副院长余学祥老师曾教授过刘扬彧两门课程,余老师深痛惋惜道:“刘扬彧同学还不错,成绩虽算不上出类拔萃,可是学习态度端正,也很刻苦,让我印象深刻,后来他在国土所并进行扶贫工作,也体现出了我们测绘人对工作认真细致的要求。”

   同学眼中的他:温和待人热爱家乡 致力扶贫

记者联系到了刘扬彧大学时期的班长——袁佳佳,同时也是刘扬彧很要好的朋友。在袁佳佳的眼中,刘扬彧是一个诚实、乐观的人,对同学总是热心帮助,同时在学习上也十分刻苦,性格温和,对他人十分友好。袁佳佳告诉记者:“大学时期班级举办活动,有时得不到很好的回应。这时候,刘扬彧虽然不是班委,但他会很热心去帮忙,很好地配合班委促进班级活动圆满完成。”袁佳佳每每想到自己作为班长时刘扬彧给予自己的协助都心怀谢意。

“刘扬彧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父母身体也不是很好,在校期间十分节俭。”袁佳佳回忆说:“记得班上有个贵州的同学,家庭也很贫困,家里出了点状况急需用钱,他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生活费全都给那个同学,自己每天吃一到两顿饭。”刘扬彧的善良无私赢得了同学们的称赞。

除了自己本班的同学,刘扬彧同其他班级的同学们相处得也很融洽。当初刘扬彧在测绘3班,他的隔壁班级,测绘4班的班长朱农回忆起这位殉职在扶贫路上的朋友,几乎无法相信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出事后,好几个同学在微信给我发了事件报道,我几乎不敢相信。后来我们这些同学就会刻意避开这个话题——大家都有点无法接受。”

在朱农的记忆中,刘扬彧是个孝顺的好儿子,宿舍楼层的走廊尽头经常是他给家里打电话的身影。“大学四年我没见他和别人红过脸”,这是朱农对刘扬彧最佩服的地方。

据袁佳佳回忆,刘扬彧和同学的相处中经常说到自己的家乡。令袁佳佳印象最深的是刘扬彧经常提到的那条岳西县到他家镇上很难走的那条路,还有就是令人沉醉的岳西富硒茶。他深切地热爱着自己的家乡,并一直都想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本科毕业后在淮南煤矿工作期间,他就一直想考事业单位、公务员,往家乡那边考。他一直在准备,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为建设自己的家乡出力。

袁佳佳和刘扬彧是很好的朋友,毕业后也经常联系。刘扬彧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后,交流最多的是扶贫。但好几次电话交流的时候,他都说自己正在乡下,有时间再联系就匆匆挂掉电话。刘扬彧说的最多的是“国家政策很好,对贫困户有很多的帮助。他给我讲的就是如何让国家好的政策落到实处,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帮助贫困户在国家好的政策帮助下创业致富,摆脱贫困。我没想到扶贫工作那么艰难。”回想起自己与朋友生前的交流,袁佳佳几度哽住:“他在贫困的环境下长大,学成后致力于家乡扶贫工作,他是不希望再看到自己的家乡再有贫困的家庭啊!”

他已经走了,他的生命离我们远去。但他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舍小家为大家,勇于担当、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他“以生命诠释忠诚,以行动书写担当,是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先进典型,是全省脱贫攻坚和抢险救灾线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他还活着,2011届优秀校友——刘扬彧同志。

 

(撰稿、核稿:学生记者 陈世玉 董韦良 纪亚成 王岩 郑棒信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

 

上一条:袁亮院士出席靖远集团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并受聘白银市科技顾问 下一条:我校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

关闭

校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